
2025年5月9日,印度最高法院推翻了德里高等法院的一項命令,該命令要求刪除一篇關於正在進行的訴訟的英文維基百科條目。印度最高法院強調,公眾對司法程序的討論和建設性批評符合而非違反印度憲法的原則。同一天,維基媒體基金會恢復了這個維基百科條目,我們全球的志願者社群在幾分鐘內就開始了編輯工作。對我們來說,這凸顯了保護維基百科志願編輯者權利的重要性,並表明他們使用可靠來源創建的文章被視為公眾知情權的一部分——即使這些文章討論的是涉及維基百科本身的訴訟。
2024年10月,維基媒體基金會提起上訴,作為亞洲新聞國際公司針對維基媒體基金會提起的誹謗訴訟的一部分。在上訴過程中,維基媒體基金會收到了有關同一訴訟的英文維基百科條目刪除通知。鑑於該條目是基於公共領域中可靠的二手資料,我們認為,出於這種理由刪除該條目並不合理,尤其是在報導同一事件的新聞文章並未收到類似命令的情況下。儘管如此,德里高等法院仍下令刪除該條目,並指出該條目表面上構成藐視法庭 ,違反了「正在審理而尚未裁決」中的原則。
為了保留其司法補救措施,維基媒體基金會遵守了該命令,但這對於維基媒體基金會和為維基百科做出貢獻的志願編輯來說是一個令人失望的結果。
2025年3月,維基媒體基金會利用這些司法補救措施向印度最高法院提起上訴,以支持獲取知識的權利並恢復該條目。
其在最高法院的立場是:維基媒體基金會未參與訴訟條目的創建,因為維基媒體基金會對維基百科的內容不擁有編輯控制權。該命令與關於公開報導和討論正在進行的訴訟的既定法律先例相矛盾,可能會對維基百科用戶及其他人士的言論自由和知識獲取造成寒蟬效應。如果維持該命令,將限制志願者在維基百科上添加與公眾利益相關的重要主題內容的能力。
最高法院在判決書中指出:「任何制度,包括司法制度,要想得到完善,反思是關鍵。即使就法院正在審理的問題進行激烈辯論,反思同時至關重要。司法和媒體都是民主的基石,而民主是我們憲法的基本特徵。自由民主要想蓬勃發展,兩者必須相輔相成。」
在審查了先前的判決後,最高法院推翻了高等法院的刪除命令,使維基媒體基金會能夠恢復該文章,並且及後的第一次編輯用時不到 3 分鐘。
為何重要:維基百科乃至更廣大領域言論自由的勝利!
儘管先前的案件主要集中在傳統媒體或個人發言者身上,但這是已知的首個眾包平台——維基百科——首次成功捍衛使用者在其平台上報導重要議事程序的權利。這項判決傳遞了一個明確的訊息:法院與其他公共機構一樣,重視公開討論,並將其作為讓公眾知情的手段。基於中立、可驗證且來源可靠的自由知識,記錄維基百科上正在進行的事件,符合司法公開的原則。
該裁決重申了這一點,有力地支持了維基百科志願者以及記者、研究人員、法律評論員和其他為創建此類可靠資訊來源做出貢獻的人士的努力。這不僅是法律上的寬免,同時肯定了維基媒體基金會致力於創造一個每個人均能自由分享所有知識的世界的承諾。
維基媒體基金會將繼續致力於捍衛自由知識的使命以及為此做出貢獻的志願者。
維基媒體基金會在此感謝資深律師 Kapil Sibal 先生和 Akhil Sibal 先生在印度最高法院代表維基百科的重要性及其編輯者的貢獻,以及 Trilegal (Nikhil Narendran 和 Tine Abraham) 和 AZB & Partners (Vijayendra Pratap Singh 和 Abhijnan J) 及其他團隊成員提供的訴訟支援。維基媒體基金會同時感謝各組織與個人的支持 (特別是印度軟體自由法律中心 (Software Freedom Law Center, India) 與民主知識自由聯盟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Knowledge Freedom)),他們的努力有助於向大眾突顯維基百科更廣泛的意義。

Can you help us translate this article?
In order for this article to reach as many people as possible we would like your help. Can you translate this article to get the message out?
Start trans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