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ividual Engagement Grants demonstrate their potential for impact

Translate this post

個人參與補助方案(IEG)第一輪通過的專案截圖

一年前,维基百科在中国还没有社群媒体的宣传。在个人参与补助计划提供的$350美元支援之下,现在中国已经有一万名的粉丝关注維基百科微博上的动态。微博是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站。中文维基百科因此能够在中国利用这个帐号来分享知识,同时组织如维基爱古迹一类的维基社群活动。一年前,没有人能保证几个付费数据库的免费一次性帐户,能够成为维基百科人查阅参考文献的稳定来源,并让维基百科与图书馆之间发展出新的合作形式。在个人参与补助计划提供的$7500美元支持下,现在有1500名维基百科编辑能够使用3700个免费帐号,未来维基百科图书馆计划将开放给全球的更多用户使用。还有很多像是上述计划的受补助者Addis Wang以及Jake Orlowitz,这些人清楚知道他们想达到的目标,渴望与社群互动,了解社群成员的需求与优先级,也愿意冒险尝试实际可行且能规模化的解决方案。他们积极的与各方专家与个人导师(mentor)们合作,为了让亲手打造的平台能够成长茁壮。

个人参与补助计划(Individual Engagement Grants program,简称IEG)于一年前发起,此方案的成立目的是让像Addis与Jake这样的维基媒体人能够发起更多实验项目,改善维基媒体的网络体验。如同上述的实验计划,这个补助方案刚开始时也是有风险的,没人能保证成功。而在第一轮补助申请即将结束之际,借由维基媒体基金会的补助项目的学习与评估(Grantmaking Learning & Evaluation)团队协助所做的效果评鉴,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计划的影响效果多大,我们又从中学到了什么。

早期影响指标

第一轮的个人参与补助计划共补助了约六万美元的资金,支持了6个不同国家的8个实验性项目。有半数项目是针对线上社群的组织,其余的则试图建立工具和进行实体推广。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确定这些补助案在其目标维基或跨维基计划中能展现的全面影响力,但早期指标已经显示这些补助案可以对维基媒体运动的策略目标产生直接的影响。

下列5个项目,是我们认为可以长期观察其效果的重点对象:

  • 维基百科图书馆(The Wikipedia Library) — 这个项目本身已经算是大大的回本了,而未来在跨语言维基的发展中继续扩大规模,具有很大潜力:Jake在$7,500美元的补助下,成功争取了$279,000美元付费学术数据库捐赠,回报率约为37.2倍。除此之外,编辑数量也展现了想要利用这类来源的需求:在免费的查阅帐户开放使用后,从捐赠数据库来的参考来源在维基百科的引用足足增长了400-600%。
  • 维基文库策略(Wikisource Strategy) — 通过组织活动展现其影响力:2013年11月时,创下了自2011年7月起最高的维基文库新用户数量(171个新用户)。
  • 维基艺术学校(WikiArS) — 此补助项目创造了高品质的图片内容,并让维基媒体共享资源中多了画作的评价,而不仅限于以往的照片:30张图片被评价为高品质;211个维基百科页面使用了来自此补助案的图片;100%参与学校愿意表达继续参与的意愿。
  • 维基百科大冒险(The Wikipedia Adventure) 这是一款为了英文维基百科新手而创造的游戏,现在已经展现了能使编辑更具生产力、也愿意停留更长时间的潜力:玩这个游戏的新手会比不玩游戏者,有1.2倍的编辑意愿。
  • 在中国的推广(Publicity in China) — 这个用新浪微博的低成本社群媒体实验,已经展现了在中国人对知识的高度渴望。超过一万名的粉丝(有25%是女性),且在此帐户所发表的最新文章也有导引新一群读者到维基百科:三天内被转发最多的文章,其连结的维基百科条目增加了252%的浏览量。

极具潜力的网络社群参与实验

针对线上社群的数个专案是目前成果最亮眼的黑马,尤其在专案初期就已经定义好了社群的需求的情况下。相对而言,没有和现有社群力量整合、仅只是开发工具的专案,补助的成效则较弱。

“效果最好的看来是搭建平台一类的专案--社交媒体推广、课程开设、图书馆资源、策略指引--上述测试中的专案,都已经成功的展现了作为平台的可能性。这些专案都特别针对社群内部需求而设计:受补助者听到了这类需求(比方说,从过去的经验、透过问卷调查)并且设计出别出心裁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理想而言,下一步会是让这些受补助者测试看看这些规划好的解决办法是否真的能够引导出原本期待的产出。” --学习与评估团队之影响力评鉴(L&E impact assessment)

维基文库策略(Wikisource Strategy)调查了超过30个国家的维基文库人

补助案中被评定为最成功的几个已完成的专案,都具有下列的共同要素

  • 与策略重点有清楚的连结,
  • 专案设计成符合末端使用者的特定需求,
  • 在专案中有建立意见回馈机制,
  • 从头到尾都有社群的参与,
  • 必要时,他们会与专家合作。

受补助者本身对其社群的认识,加上寻求专家以及他人的多元观点,决定了补助案是否会成功。个人参与补助计划常常的受补助者通常开始测试其概念的地点会在他们主要使用的维基计划(home wiki),像是维基文库或是中文维基百科,不过大多数的专案是设计于成功之后可以扩大规模推广到跨语言的维基计划里头。这需要不只单一参与者来提供协助。有一位受补助者告诉我们:“有一群能力高强的人际网络所扶持,对这个专案的帮助极大。”

我们拿维基文库策略补助案之中的社群参与为例,其中包含了亲身面对面与线上匿名的意见回馈,这提供了专案主持人来自社群四面八方的不同意见。一项被翻译成11种语言的问卷调查,显示了几项全球维基文库所面临的技术性问题,这帮助了受补助者能够拟定优先事项。而专案组织者也因此,得以从谷歌夏季编程活动(Google Summer of Code)征招四位学生志工进行维基文库的改善工作。

维基艺术学校专案之中,受补助者 David Gomez 在加泰隆尼亚地区的八所学校展开了前导计划,这让他能够建立给全球使用的工作流程。他跟维基百科的志工一起讨论,寻找学校作业的要求,借此让学生们建立的图片能够维基社群再拿来放在文章之中,同时他也从维基媒体共享资源的图片评鉴机制中寻找灵感,来改善学校上传到共享资源的作业品质

83%的个人参与补助计划是用于人力成本

我们尤其着重于线上社群管理专案所花的时间与专业,我们发现大部分的补助案最后还是在于人力资本,而不是专案中的管理成本或外部专家的支出(详见上表)。

实验精神与前辈陪伴,是计划成功关键

实验的目的就是尝试新方法并且从中学习。要有好的实验成果,需要允许失败的环境,才能不断从中学习成长。个人参与补助计划就是要提供这样的环境,透过将创新精神纳入选择标准之中,同时鼓励受补助者去冒险并分享他们从中学到的东西。

“相较于其他的基金会补助方案,个人参与补助的报告尤其显得老实而透明。这可能是很多因素所造成,但最主要的因素应该是个人参与补助计划是一个特别注重实验概念的方案……另一部分因素则是报告本身也成了设计与辅导的一环。”--学习与评估团队之影响力评鉴

我们认为报告这个动作,应该成为一份有用的学习作业,而不是一份枯燥的必备文件。这概念变成了支援受补助者十分有用的框架。像是其中一位受补助者所言:“我喜欢引用Siko说的,在每月定期的报告中我们可以‘选择自己要的探险过程’后来当我们决定要在维基媒体部落格上发布文章时,证明报告这件事十分重要,它让我们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曝光。”

对受补助者的个人导师制度(Mentorship)以及其他由基金会职员与志工所提供的非财务性支援,也成为此补助方案中很重要的部份。影响力报告中记载:“对实验性、可规模化发展计划抱持有明确想法的个人,在个人参与补助计划见到越来越多,这带来的资源远超过了金钱所能提供的。”另一位受补助者也指出:“这个方案/计划管理有一整套的技能培养是非得有无比耐心以及他人协助才能达成的,而我很感谢个人参与补助计划是我的个人导师。”我们并不想在此一一清点每次人力支援所想达到的个别目标,但势必我们将会需要更大规模的个人导师体制,才能够因应未来更多个人与补助案的需求。

但也仍有改善空间

除了上述的支援系统之外,个人也可以透过创意实验室(IdeaLab)的管道来寻求更多参与志工以及咨询顾问,来让他们的专案更成功。然而创意实验室现在还不成气候,要如何才能达到原本“可媒和人才、创意、技能的大规模系统”的愿景,目前还是个问题。改善像是创意实验室这类空间、同时提供更多自助工具,让受补助者以及其他志工能够在社群专案中使用,这些都能够支持更多逐梦实验家,解决维基媒体运动未来的重大难关。现在新一轮的个人参与补助计划正在征求中,我们将会持续观察这些潮流长期的走向。

你是否也有改善维基媒体在你社群的实验计划?请在创意实验室中分享吧--我们很期待在那边跟你相遇!新一轮的个人参与补助计划将于3月31日截止。

完整的个人参与补助计划影响效果报告(IEG impact report)以及伴随而来的个人参与补助计划流程检视(IEG process perspectives)两者都已在元维基上公开。非常感谢学习与评估团队 Jessie Wild 与 Jonathan Morgan 的协助分析。

个人参与补助计划负责人: Siko Bouterse

Archive notice: This is an archived post from blog.wikimedia.org, which operated under different editorial and content guidelines than Diff.

Can you help us translate this article?

In order for this article to reach as many people as possible we would like your help. Can you translate this article to get the message out?